默认
发表评论 1
想开发IM:买成品怕坑?租第3方怕贵?找开源自已撸?尽量别走弯路了... 找站长给点建议
[已回复] MobileIMSDK的C2C消息逻辑优化讨论
阅读(38156) | 评论(1 收藏 淘帖
我觉得现在C2C(用户给用户发私聊消息)流程有待优化,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可以一起讨论,理由如下:

现在用户1(U1)给用户2(U2)发送私聊消息的逻辑如下的逻辑如下:
1、U1发给服务器S
2、服务器S转发给U2
3、U2发应答包给服务器S
4、服务器S转发应答包给U1
其中1和2是消息本身发送流程,3和4是消息应答包发送流程。

问题:U2已经掉线,可能导致U1本身在网络良好的情况下会发送不成功。
我这里解释下为什么是可能发送成功也可能是发送不成功,下面先设定一些条件:
如果服务端“模感度类型”设置的是3*10+1(即session多久过期),即心跳是10秒一次,即客户端心跳丢包容忍度为3个包。
如果客户客户设置QoS设置的隔10秒重发一次,且用户U2是发送了心跳包后马上退出
发送成功的情况:
客户端至少要再重发3次(一共4次),在第4次时服务器才发现U2掉线,然后走离线消息,
这种情况用户U1发消息给U2要等30秒才提示发送成功。(这种情况就是服务器设置的session多久过期和客户端重发间隔、次数要保持一次)
发送不成功的情况:
如果重发少于3次,那么会提示用户U1发送失败,但此时U1的网络环境很了。


这种情况可能不多见,但如果出现了,对用户U1来说不管是发送成功或发送不成功,体验都是不好的。


所以我觉得可以优化如下逻辑(就是桥接的逻辑):
1、U1发给服务器S
2、服务器S直接给U1应答包
3、服务器S消息转发给U2
4、U2发应答包给服务器S
这样U2掉线就是服务器QoS消息重发(之前是客户端QoS重发)及离线消息这块的逻辑了。


不知道我这样有没有问题,当时JackJiang是基于什么原因没这么做,可以一起讨论下。


即时通讯网 - 即时通讯开发者社区! 来源: - 即时通讯开发者社区!

标签:MobileIMSDK
上一篇:[已回复] MobileIMSDK基于什么协议实现的呢下一篇:[已回复] 我想问一下MobileIMSDK支持web通讯的具体实现
推荐方案
评论 1
你对MobileIMSDK这一块的代码理解的很到位,赞一个!但就事论事来说,MobileIMSDK的有些东西是经过权衡后决定的。

抛开MobileIMSDK现在的实现方案不说,你可以假设一下,如果这些逻辑你来做,并把它们都放到服务端来实现的话,那会是什么样的?

我们随便来展开一下便可知:

1)假设按照每秒4万吞吐的满载情况来计算,最理想的情况下,重传列表每秒钟将稳定维护在大约20万个;
2)由此导致,每个C2C的消息包的去重判断、超时判断,都将在这以几十万消息中进行,性能损耗会是非常明显,尤其IM这种讲究高吞吐、高性能的应用;
3)毫无疑问,理想情况下,这个QoS列表,每秒都在高效地进和出,大量小对象都在不断地进行分配和释放操作,稍有不健壮的代码让服务器抽个风,几秒内的消息堆积都是惊人的,那么以IM这种高吞吐、高并发场景,很容易就让服务器发生雪崩(连锁反应啊);
4)还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因为这个QoS由服务端保证,那么万一服务端崩溃或意外情况,导致停机、掉电,这消息马上就丢了,影响的是大量用户的QoS消息,你可以说我再做持久化,当然这肯定是可以做,但你的代码只会越来越复杂。跟QoS只在客户端做相比,即使发生意外,影响的也只是这个用户自已,再说一个用户频繁聊天的话,根据经验,一个人5秒能完成一条消息的发送就很快了(你可以拉一个秒表,以真实情况来手机上打字、发一条消息试试看)。

综上所述:MobileIMSDK的设计原则(尤其是服务端),就是为了保持极简的逻辑,因为IM核心回归到本质就是消息从这头到达那头,而MobileIMSDK的服务端始终给自已的定位就是一个消息通道,各种复杂的逻辑能在客户端做的(或许并非完美,但QQ的设计原则也同样是允许万有一失,这就是取舍)绝不放到服务端。

总之:服务端一旦变的复杂,它的扩展性一定会是噩梦。一个胖子做什么事都是笨拙的,而一个瘦子作什么事都更敏捷,就是这个道理。同样的设计理念,你回头看看redis为何能始终保持轻量级和高性能,也是这个道理。
打赏楼主 ×
使用微信打赏! 使用支付宝打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