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
打赏 发表评论 0
想开发IM:买成品怕坑?租第3方怕贵?找开源自已撸?尽量别走弯路了... 找站长给点建议
QQ现状深度剖析:你还认为QQ已经被微信打败了吗?
阅读(91146) | 评论(0 收藏2 淘帖2 1
微信扫一扫关注!

本文来自“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公众号作者栗栗粥的原创分享。


1、前言


QQ现状深度剖析:你还认为QQ已经被微信打败了吗?_1.jpg

移动端的时代里,微信占据了社交领域的半壁江山,不得不让人想起曾经PC时代里的王者“QQ”,微信的爆发和QQ的停滞让很多人认为微信已经彻底将QQ打败,QQ已经不再适合这个时代了。

前不久看到一句有意思的分享说:

“与其说微信为什么能打败QQ,不如说QQ为什么没有被微信打败。”


好像又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微信与QQ之间的“较量”。

QQ现状深度剖析:你还认为QQ已经被微信打败了吗?_2.jpeg
▲ 2018年6月APP排行榜前十位(来源-艾媒咨询)

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年3月中国APP活跃用户排行榜(TOP1000)》中,排在榜单首位和次位的分别是微信和QQ,其中微信的活跃用户数为101568.19万人,远高于榜单中的其他应用,独占鳌头。位列第二的QQ6月活跃用户数为64966.43万人。

虽然和微信差距越来越大,但在如此多的移动应用中能位居前列,何来“衰落”的说法?

QQ现状深度剖析:你还认为QQ已经被微信打败了吗?_3.png
▲ 2018年6月聊天类APP排行榜前十位(来源-艾媒咨询)

在同类型APP中,QQ与居于后位的陌陌相差接近60000万。

虽然越来越多的聊天社交类APP,通过投放大量的广告为人所知——比如爱奇艺自制网剧网综里,随处可见的熟人社交APP派派号称广告预算达2亿元,但是也很难超过社交的元老级产品QQ。

在今年3月的APP榜单中,微信以97.09%活跃用户占比位居榜首,QQ以67.08%活跃用户占比位居第二。

说微信已经取代QQ有点为之过早。

2、相关文章



3、微信的高度QQ虽已难超越,但QQ并未被打败


比起微信已经坐拥10亿用户的成绩,我更好奇当初明明有了QQ这个现象级社交产品,腾讯为什么还要推出微信?

微信诞生于2011年,当时还是博客不温不火、微博大放异彩、BBS和论坛淡出江湖、移动互联崭露头角的年代,可以说微信的“出生”离不开正步入转型期的互联网环境。

QQ现状深度剖析:你还认为QQ已经被微信打败了吗?_4.jpeg
▲ 互联网发展历程(来源-胡赛萌周刊)

QQ是PC互联网的产物,而微信是移动互联网的产物。

截止到2010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03亿,占网民总数的66.2%,较2009年底增加了6930万人;截止到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6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4%。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国内移动通信网络环境的改善,移动互联网已经进入了最好的时代,用户对移动终端的使用需求已经超过了对PC端的需求。


因此,2010年上线的手机通讯社交APP“KIK”在上线后不到15日就吸引了 100万的用户,而微信正瞄准了这样的时机破壳而出。

可能会有人和我一样感到疑惑的是:手机QQ不也是顺应移动端发展而产生的终端应用吗?为什么手机QQ不能像微信那样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奇迹呢?

手机QQ是把PC端的QQ移植到移动端的结果,体现的依旧是PC产品的特征。

手Q和微信的体验差异其实是很明显的,但是很难说清楚两者的差别到底在哪里,最后我只能用这样的话来概括。

虽然手Q是以APP的形式存在于移动端中,但是不管是聊天、添加好友/群、QQ空间这些已有的功能,还是新增的游戏中心、兴趣部落、附近的人等功能体现的均是PC端使用的流程,而手机只不过是迷你版、可以随时带在身边的“小型PC”而已。

QQ现状深度剖析:你还认为QQ已经被微信打败了吗?_5.jpeg
▲ 聊天界面(左-手Q;右-电脑QQ)

为了满足移动用户的需求,手Q在好友聊天界面中也上线了QQ电话、语音传送、戳一戳等功能,但这些功能是在微信上线后才相继开发的,并且电脑版QQ也同步增加了这些功能,尽管有些功能并不适合在PC端使用,比如发红包、发送语音消息等。

QQ现状深度剖析:你还认为QQ已经被微信打败了吗?_6.jpeg
▲ 陌生人查找界面(左-手Q;右-电脑QQ)

QQ现状深度剖析:你还认为QQ已经被微信打败了吗?_7.jpeg
▲ 创建群聊界面(左-手Q;右-电脑QQ)

截取了添加好友中的陌生人查找和创建群聊两个功能模块,可以看到:除了陈列板式不一样外,内容基本是一致的。

手Q并没有过多的创新,所有的功能点都是基于电脑QQ,只是有些简化了操作流程、改了新的名称、陈列布局进行了调整以适应移动端的界面,本质是没有改变的。

但微信的形态根植于移动端,基于本地通讯录直接建立与联系人的连接,在此基础上实现语音通话、微信支付、扫一扫、朋友圈、微信公众平台等充分体现移动端的便捷性的功能。

虽然手Q后来也上线了包括讨论组、QQ电话、公众号在内的功能,但显然已晚,旁人开来只不过是模仿微信而已。

wifi的大规模覆盖、3G的普及使大量用户有了使用移动应用的需求。根据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披露的2011年全年用户数据,2011年国内新增3G用户超过8000万户,而中国移动也失去其2G时代的霸主地位,三家电信运营商在3G市场呈现三足鼎立的格局。同时无线局域网在2010年开始大规模覆盖,2011年的wifi运营市场更是实现了55%的增速,流量变得越来越不值钱,网络环境却越来越流畅。

此时的APP需要满足的是更小的安装包、更流畅和便捷的使用流程、更快的打开和运行速度,微信便举着即时通讯的“旗帜”出现在大众眼前:比QQ更方便的安装方式和更小的安装包、更快注册方式、比手Q更便捷的会话发起、更即时的回复、更畅快的沟通、更私密的社交圈子,这些恰恰是移动用户在通讯和社交上所渴望的。

因此,微信产生于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满足的是所有移动用户的社交需求。

而QQ虽然推出了移动应用,但其核心还是PC端的内容,即使可以看到手Q在功能上的优化升级,但作为注册用户数过10亿的产品,想要转型成完全与移动端贴合的新产品是很难的。因为用户养成了对一个产品的使用习惯后便很难再更改,不如重新研发新的产品培养新用户的习惯;所以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腾讯在有了QQ后又推出了微信,并且没有把手机QQ变成微信的原因了。

QQ诞生于1999年,离微信的诞生过去了12年,12年前的青少年已经长大了,需求也随着互联网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社交圈子也有了很大的不同——不再仅仅围绕同学,反而慢慢发展出自己的圈子和熟人网络;于是很大一部分QQ用户转化成为微信用户,这也是早期微信用户的主要来源。

纵然如今微信已经达到了QQ所不及的高度,但QQ也没有被微信和其他移动应用打败,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这是为什么呢?

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我将分节逐个讲讲我的看法。

4、QQ的优势1:用户基数大、群众基础深


2018年Q2季度的QQ月活跃账户数达到8.03亿,如此庞大用户群体,自然使QQ在IM市场呼风唤雨,纵然被微信超越也不会丧失其绝对统治地位;况且最初微信也是通过QQ引流从而吸引了大量的用户注册使用,更别说其他社交类产品(陌陌、脉脉、派派、探探等)只能在夹缝中谋生。

QQ现状深度剖析:你还认为QQ已经被微信打败了吗?_a.jpeg
▲ 1999-2010年QQ用户历程

在微信上线前的10年中,QQ已经实现同时在线人数破1亿,移动端时代来临后,也有很大一部分用户转移到了手机QQ上。

2018年Q2季度的QQ智能终端月活跃账户数达到7.09亿,比去年同期增长7.0%,占到整个活跃用户数的88%。


得益于QQ20年积累的较庞大的用户基数,这是其他APP很难超越的。

虽然很多QQ用户已经转移到微信上,但不代表他们已经停止使用QQ;QQ好友列表中有曾经的同学旧友班级群,并不是所有QQ好友都转移到了自己的微信社交圈里,因此用户也许会降低对QQ的使用率和粘性,但不一定会卸载或注销QQ。

“情怀”总还是停留在那里的。

5、QQ的优势2:高度活跃的年轻用户


前面提到说曾经的QQ用户大规模地转移到微信,但他们保留QQ的原因可能是那些不存在于微信好友列表中的QQ好友,或者对QQ还有情怀。

但对于现在的年轻用户来说,QQ却是他们的聚集地。

腾讯的2017年财报中指出,年龄为21岁或以下用户的智能终端月活跃账户同比增长,并且彼等的每个用户使用时间亦增加,表明QQ在年轻用户中有较高黏度。

春节的除夕至初五期间,QQ上共收发红包44.5亿个,其中发出QQ个人红包的用户中,00后占比接近四成。而全国三分之二90后参与了QQ“走运红包”。

QQ看点中21岁及以下用户占比超过50%,QQ兴趣部落年轻活跃用户超八成。


这些数据均说明QQ的用户越来越年轻化,这也与QQ针对年轻人推出的一系列新功能有关,也能看出是为了和微信产生区分的做法,微信注重对用户的去年轻化,因此更多的用户是已经工作的白领。

QQ非活跃用户减少的原因之一是向微信的转移,用户年龄增长一些之后,使用微信的时间更多,而这个情况出现在21岁,虽然21岁后用户使用QQ的越来越少,但00后开始重新喜欢上QQ,也可以理解为QQ为年轻用户所喜爱的特点有所加强。

6、QQ的优势3:拥有众多深受年轻用户喜爱的新功能


“年轻化”正式提出大概是2014年,随后新增的功能也是针对年轻人喜欢表达个性、乐于接受新玩法、同时寻求更多的关注和认可而提出的。

包括兴趣部落、QQ看点、怼图功能、语音变声、跨屏互动、高能舞室、坦白说等,都是2014年后新上线的针对年轻人的娱乐功能,体现了QQ对“年轻化”的功能战略布局。

6.1兴趣部落


兴趣部落于2014年正式上线,是为QQ用户打造的兴趣社区,其中包括“兴趣圈”、“话题”、“部落”和“我的”四个功能板块。

兴趣圈展示的是信息流推荐,但是浏览下来感觉推荐的内容不是那么优质,可能00后对内容的质量要求不高,能达到娱乐消遣的目的就行。

发起的话题与年轻人的兴趣比较吻合,比如“对最喜欢的人说一句话”、“你最喜欢的偶像团体是”、“表白被拒绝你第一个反应是什么”、“你看过最好看的网剧是”等,都是年轻用户关注的内容,用户可以直接在感兴趣的话题下留言答复。

部落比较像百度贴吧,可以为自己感兴趣的部落打榜提升该部落的人气被更多用户看到,也可以进入相关的部落群和其他兴趣相投的用户交流。

QQ现状深度剖析:你还认为QQ已经被微信打败了吗?_a.jpeg
▲ 兴趣部落

兴趣部落上线就和QQ群互相打通,而QQ群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沉淀了无数的兴趣群体,产品功能的打通实现用户的相互转换,并通过QQ空间、NOW直播等内容分发渠道,获取更多用户的关注。

但对于兴趣部落内容的监管明显较松,有些不合时宜甚至会误导年轻人的内容也会出现在推荐栏中,我觉得平台应该加强对内容的监管,尤其是年轻用户居多时,更需要健康的社区环境。

6.2QQ看点


改版后的QQ看点会“强制性”地出现在功能板块中,并作为单独的板块陈列,用户如果不希望看到这类信息可以在设置中关闭该功能。

但是我想大部分用户应该是不知道怎么关闭,或者懒得花时间去寻找关闭入口;虽说可能QQ想极力推广这一功能,但这样的布局感觉还是不太照顾用户体验的。

QQ看点更像集图文、视频、话题于一体的内容生产平台:所有类目下的内容都是系统推荐的信息流内容,右下方有视频入口,进入后可以看到短视频的自动推送,呈现方式和抖音如出一撤,但是内容方面更像快手。

QQ现状深度剖析:你还认为QQ已经被微信打败了吗?_22.jpg
▲ QQ看点

QQ看点在用户方面更像是涵盖了不同年龄层次的用户,至少在我看来不像是针对年轻人产出的内容——也有可能是算法算出我不属于00后用户的原因吧,给我推荐的都是些生活技能和时下热点,这也体现了信息流内容的特点。

QQ看点在对优质内容鉴定的算法方面采取的是“赛马算法”:

对进入平台的新内容,首先在此类目下的小部分高等级用户中试投放,对内容进行验证。

如果内容通过多项数据指标,比如点击量,评论,Biu等被验证确实受欢迎,那么平台会加大该内容的曝光,从而使好内容获得更多的流量。

同样,如果内容被验证不受欢迎,甚至有用户投诉,那么该内容就没有机会获得下一步更多的曝光。


不过这种算法的局限性在于:如何保证数据指标较高的都是优质内容呢?

推给我的信息流中感觉靠标题哗众取宠、实际价值不大的内容占多数,因此过多依赖数据指标而缺乏人工内容审核监管不一定能让内容生产进入良性循环。

6.3怼图功能


95后用户每天发送多次表情图片的占比很高,同时近年来斗图文化越发成为潮流,紧跟时事热点或个性化的图片表情更加深受年轻用户喜爱;但斗图过程中,找不到可以怼回去的图也是用户一大痛点,于是QQ的怼图模式便在这样的需求下产生。

用户在选择内置GIF或表情入口菜单选项后,确认发送表情,间隔在20S内连续出现三张后,聊天窗口的小图上,会出现一个“怼”字,这时候怼图游戏就开始了:

双方就可以在聊天框中进行疯狂表情狂刷模式了,为了让用户玩的更爽,手机QQ会弹起智能推荐表情图片,如果正符合你意,就可快速选择发送。

怼图模式给聊天带来更多趣味的同时,也增进了双方的感情和亲密度。

QQ现状深度剖析:你还认为QQ已经被微信打败了吗?_11.jpg
▲ 怼图模式

怼图模式最有意思的是:一旦触发就可以为用户智能匹配到一大批可以斗图的素材,用户看到喜欢的素材就可以添加至常用表情中,延续了QQ作为表情包生产平台的优势。

相信很多不满微信对表情收藏有数量限制的用户,会很喜欢QQ的这个怼图功能。

此外,QQ在聊天过程中巧妙结合了例如“戳一戳”、“怼图”、“涂鸦”、“匿名聊天”等功能环节增加了聊天过程中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这点是远胜于微信的,也能理解为什么00后喜欢用QQ——因为他们可以从聊天中就能找到快乐的源泉。

6.4语音变声


变声最开始应该是从短视频流行过来的,QQ也推出了变声功能,从最开始的发送语音消息的变声到实现电话实时变声,不同的音效可以打造个性化的声音,让用户玩个性。

用户使用QQ音视频通话的场景主要为与密友、情侣等同龄人沟通,而年轻用户更爱使用“搞怪”、“卖萌”的互动功能,因此变声功能延长双方的通话时长。

QQ现状深度剖析:你还认为QQ已经被微信打败了吗?_d.jpg
▲ 语音变声

6.5跨屏互动


跨屏互动被称为“异地恋神器”,主要是为情侣在视频过程中提供的互动环节。

在布局上,左右分屏时视频双方的画面大小一致,可以很方便地看到自己和对方,画面均等能够营造一种平等交流和沟通的感觉,增加亲密感。

在互动方面,用户不仅可以尝试平台提供的互动特效和双人挂件,也可以对对方进行一些行为上的亲密互动,例如比心等,为年轻用户与密友、情侣间的沟通提供更多互动的可能性。

这里只展示下这个功能,就不露脸了:
QQ现状深度剖析:你还认为QQ已经被微信打败了吗?_e.jpg
▲ 视频跨屏互动

6.6高能舞室


2017年手Q的高能舞室正式上线,用户可以根据屏幕提示动作录制跳舞短视频,有点像游戏厅里的跳舞机。

高能舞室也可以说是人工智能的产物——通过身体识别实现人机交互;用户通过好友列表右上角“+”菜单中进入选择拍摄视频,在挂件选项中选择“高能舞室”,即可选择舞曲开始录制。

根据屏幕上的动作提示做出相应动作,系统会根据动作契合程度出现“perfect”、“great”、“good”、“miss”等提示,完成后会得到相应的分数。

完成录制后可以进行回放,也可以进行涂鸦、添加文字和表情,以及音乐编辑等操作,舞蹈视频可分享给好友或者保存本地。

QQ现状深度剖析:你还认为QQ已经被微信打败了吗?_7.gif
▲ 高能舞室

高能舞室将技术融入到年轻人最喜爱的尬舞场景以及短视频形式中,丰富了年轻人的社交互动方式,为不擅长跳舞,或者不好意思在大众前跳舞的用户提供了释放自我、渴望与他人互动的平台。

6.7小结


当然除了这些外,QQ还有像坦白说、送礼物、为好友打上个性标签等为年轻人社交打造的功能,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之可以看出:QQ大概是感受到了来自微信的压力,开始转型抓年轻用户市场,使之与微信的对比更加鲜明。

7、QQ的优势4:无法被取代的经典功能


对我来说用的最多的,也微信没有办法替代的功能主要是文件传输、群组和空间相册。

7.1文件传输


微信最让人头疼的地方是传文件功能,不能传送超过20M的文件,并且在文件稍大时,速度会很慢(微信有这样的限制也是因为移动用户的内存比较紧张,如果文件占存过多会影响到产品的使用流畅性)。

QQ在文件传输方面没有大小的限制,完全由用户手机平台自身可储存量决定,所以我平时凡是需要穿文件时都会优先使用QQ,速度也更快。

7.2群组


由于微信的私人性很强,在加群方面需要通过扫码进入,当人数超过100时需要通过建群人的邀请才能进入(尤其是当看到热门群很想加入时),就不得不通过渠道获取群主的微信账号,等到对方通过验证成为微信好友后才有机会加入热门群中(加群流程太繁琐了,并且感觉浪费了一个通讯录名额)。

而且微信的定位是熟人社交,但这样我们不就多了很多不熟的好友吗?

然后就衍生了一系列如三天可见、设置谁可以看将发的朋友圈状态、不让对方看到自己的朋友圈等令人尴尬的功能(但是偏偏还可以让自己知道哪些好友是把自己屏蔽/删除/拉黑了的,何必呢?)。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微信的所有产品经理都说微信团队最重要的产品观念之一是克制,而QQ似乎却一直在不断扩充功能,让自己臃肿起来。

不能说哪种产品理念更好,但我很好奇的是:当一个产品已经迈向成熟阶段后,还会做到克制吗?

而微信也从原本的通讯聊天产品演变成研发了公众平台、小程序、微信支付等于一体的微信生态圈。

言归正传,QQ的群组功能进入门槛比微信低很多,并且可以让用户通过搜索关键词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社群。

比如现在正值秋招季,很多应届生需要获得企业相关信息,与目标相同的其他用户建立联系,就可以直接搜索“秋招”、“互联网求职”、“2019校招”、“产品经理交流”等关键词找到目标群组,获得管理员同意后就能加入。


同样对于喜爱二次元、游戏等不同方向的年轻用户而言,群聊是信息共通,找到一群有共同爱好的人建立社交网络的过程,也就慢慢产生了新的类似社群运营的工作。

7.3空间相册


有了微信朋友圈后,相信很多用户已经慢慢“抛弃”了QQ空间,曾经风光一时的偷菜小游戏也慢慢被微信里的小程序取代,但是空间相册应该是很多用户无法放弃的功能吧。

除了为了保留曾经上传过的青涩的照片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可以把它当成照片储存的平台。

手机存的照片太多占掉很多内存又不忍心删除,放到云盘中又不想自己花时间分类整理,空间相册就成了我储存照片的地方。

除了上传更加方便节省手机空间外,每张照片它都会帮用户记录拍摄时间和地点,每次翻看以前的照片时就会涌出很多回忆,这也是微信暂时没有的功能。

8、本文总结


最后回到最开始的那句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QQ没有被微信打败?

1)QQ产生于PC互联网刚兴起的时候,20年的时间让QQ积累了较高的用户基数。微信最初的用户有大半来自于QQ引流,试想若不是同一个公司,微信失去QQ这个最佳的用户获取渠道,还会如此成功吗,其实还是难以保证的吧。

2)2014年QQ提出“年轻化”战略方向后,上线了大量的针对年轻用户的功能,满足用户对社交的趣味性和娱乐性的要求,这些年轻用户也慢慢成为了QQ的核心用户。虽然年轻用户会成长,但总有年轻用户会降临。

3)QQ的一些基本功能是微信暂时无法取代的,这也是基于两者的形态的差异。

4)至于很多人批判的QQ的臃肿化,我是持保留意见的。虽然平台的功能太多不是好事,但是当产品快速发展后,用户增长、创新迭代和商业价值会被看得越来越重要,此时衡量产品的维度也不再仅仅是用户体验。

目标用户看中的是它能不能满足需求,投资者看中的是它有没有商业潜力、竞争对手看中的是它缺少哪些可以弥补的功能、企业高管看中的是它能不能盈利……

平台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多、流程越来越复杂,往往是所处阶段的环境决定的。

附录1:更多精选好文章


[1] 更多感悟、思考:
一个微信实习生自述:我眼中的微信开发团队
微信程序员创业总结:如何提高Android开发效率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 iOS Team Leader
程序员中年危机:拿什么拯救你,我的三十五岁
一个魔都程序员的3年:从程序员到CTO的历练
为什么说即时通讯社交APP创业就是一个坑?
致我们再也回不去的 Github ...
一名90后二流大学程序员的自述:我是如何从“菜鸟”到“辣鸡”的
一个魔都程序员的3年:从程序员到CTO的历练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我是如何从流水线工人到程序员的?
程序员的抉择:必须离开帝都——因为除了工作机会,还有什么值得留恋?
即时通讯创业必读:解密微信的产品定位、创新思维、设计法则等
干了这碗鸡汤:从理发店小弟到阿里P10技术大牛
程序员神级跳槽攻略:什么时候该跳?做什么准备?到哪里找工作?
感悟分享:在腾讯的八年,我的成长之路和职业思考
调皮的程序员:Linux之父雕刻在Linux内核中的故事
老罗最新发布了“子弹短信”这款IM,主打熟人社交能否对标微信?
迷茫中前行:一个专科渣渣菜鸟的编程入门感悟
盘点和反思在微信的阴影下艰难求生的移动端IM应用
QQ现状深度剖析:你还认为QQ已经被微信打败了吗?
机会不给无准备的人:一个Android程序员屡战屡败的悲惨校招经历
笑中带泪的码农往事:入职三天被开,公司给100块叫我走人,有我惨?
一个野生程序员的真实自述:我是如何从数学专业学渣入坑程序员的

[2] 有关QQ、微信的故事和思考:
技术往事:微信估值已超5千亿,雷军曾有机会收编张小龙及其Foxmail
QQ和微信凶猛成长的背后:腾讯网络基础架构的这些年
闲话即时通讯:腾讯的成长史本质就是一部QQ成长史
2017微信数据报告:日活跃用户达9亿、日发消息380亿条
腾讯开发微信花了多少钱?技术难度真这么大?难在哪?
技术往事:创业初期的腾讯——16年前的冬天,谁动了马化腾的代码
技术往事:史上最全QQ图标变迁过程,追寻IM巨人的演进历史
技术往事:“QQ群”和“微信红包”是怎么来的?
开发往事:深度讲述2010到2015,微信一路风雨的背后
开发往事:微信千年不变的那张闪屏图片的由来
开发往事:记录微信3.0版背后的故事(距微信1.0发布9个月时)
一个微信实习生自述:我眼中的微信开发团队
首次揭秘:QQ实时视频聊天背后的神秘组织
为什么说即时通讯社交APP创业就是一个坑?
微信七年回顾:历经多少质疑和差评,才配拥有今天的强大
前创始团队成员分享:盘点微信的前世今生——微信成功的必然和偶然
即时通讯创业必读:解密微信的产品定位、创新思维、设计法则等
QQ的成功,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顺利和轻松
QQ现状深度剖析:你还认为QQ已经被微信打败了吗?
>> 更多同类文章 ……

附录2:更多即时通讯/社交产品的实践总结、感悟分享


[技术脑洞] 如果把14亿中国人拉到一个微信群里技术上能实现吗?
QQ和微信止步不前,意味着即时通讯社交应用创业的第2春已来?
那些年微信开发过的鸡肋功能,及其带给我们的思考
为什么说即时通讯社交APP创业就是一个坑?
即时通讯创业必读:解密微信的产品定位、创新思维、设计法则等
老罗最新发布了“子弹短信”这款IM,主打熟人社交能否对标微信?
盘点和反思在微信的阴影下艰难求生的移动端IM应用
QQ现状深度剖析:你还认为QQ已经被微信打败了吗?
那些年微信开发过的鸡肋功能,及其带给我们的思考
渐行渐远的人人网:十年亲历者的互联网社交产品复盘和反思
>> 更多同类文章 ……

即时通讯网 - 即时通讯开发者社区! 来源: - 即时通讯开发者社区!

上一篇:快速理解高性能HTTP服务端的负载均衡技术原理下一篇:知乎技术分享:从单机到2000万QPS并发的Redis高性能缓存实践之路

本帖已收录至以下技术专辑

推荐方案
打赏楼主 ×
使用微信打赏! 使用支付宝打赏!

返回顶部